从“互联网+”到“人工智能+” 数字经济迈向发展新阶段
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互联网+第56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,人工连续多年保持20%以上的数字增长率。
今年上半年,经济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实现了从技术到应用的发展全方位进步,产品数量迅猛增长,新阶应用场景持续扩大。互联网+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影响力显著提升。人工截至今年3月,数字共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完成备案。经济
此外,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向具体应用场景纵深渗透。新阶截至今年6月,互联网+用户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人工比例最高,达到80.9%。数字国产人工智能产品不仅在千亿级参数规模、多模态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,并与办公协同、教育普惠、工业设计、内容创作等场景深度融合,构建了覆盖多个领域的智能应用生态。
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刘郁林认为,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正在从“互联网+”的广泛连接阶段,向“人工智能+”的创新引领阶段迈进。“互联网+”构建了万物互联的数字底座,积累了宝贵的数字场景和数据资源,“人工智能+”则助力产业智能升级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互联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。5年来,互联网基础资源持续丰富,推动越来越多用户共享数字发展成果,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,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刘郁林介绍,在制造业领域,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4.1%。在服务业领域,沉浸式文旅、低空配送、即时零售等数字化场景不断涌现,助力数字消费规模平稳增长。
与此同时,互联网不断增强县域产业竞争力,赋能乡村振兴成效愈发显著。《报告》显示,截至今年6月,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9.2%,较2024年12月提升1.9个百分点。
在刘郁林看来,“互联网+”加速向“人工智能+”跃迁,既是主动应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选择,也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。人工智能对研发设计、生产制造、质量检测等全流程深度赋能,推动生产效率实现质的跃升,为制造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提供了强大支撑。
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说,随着一批优质国产AI产品加速出海,我国AI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,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,占比达60%。截至今年4月,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.6万件,占全球申请量的38.58%,居全球首位。此外,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量已达41.06泽字节,同比增长25%;全国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(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);高质量数据集数量同比增长27.4%,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模型的研发和训练。
“随着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,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话语权明显增强。未来,要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的作用,积极参与并提出中国解决方案,致力推动建立公平、公正的全球AI治理规则。”张晓说。
(责任编辑:综合)
- 浙江省消保委回应欧莱雅促销风波:丢掉诚信基石再牢固的商业大厦也会崩塌
- 预备队:斯特拉马乔尼展望对埃因霍温的比赛
- 一体化设备水处理优点有哪些(生活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厂家分享)
- 国际米兰VS特拉布宗体育:媒体信息
- 啤酒废水处理方法详解(啤酒厂废水怎么处理)
- 阴阳怪气?《无主之地4》CEO给嫌贵粉丝指路免费作
- 沈玉琳回应患白血病 称暂时无法与大家见面
- 沈玉琳回应患白血病 称暂时无法与大家见面
- 乌克兰Skyeton公司利用Raybird 无人机进行首次氢燃料电池飞行
- 每用4度电就有1度来自新能源 湖北光伏装机首超火电
- 中国石油上半年净利润840.1亿元!
- 西蒙斯选秀资料:澳洲版詹姆斯 16状元最大热门
- 终端热卖火到不行!我家酸奶牛活菌400亿砸碎老一套!
- 夏季爆款,君成记冰杨梅果汁饮料与您征战市场,带您赚钱!